新聞

返回上一頁
教育傳媒到校
2025年4月

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 - 2025年4月

STEAM教育成效顯著 兼顧人文與科技 建構創科綜合能力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近年積極推動STEAM教學,以專科專教的方式展開編程教育和電子學習等課程。去年,學校獲頒「Apple Distinguished School」,成為全港八間獲得此榮譽的學校之一,肯定了學校在推動電子學習方面的努力,並提升了學與教的效能,啟發學生的成長。然而,徐式怡校長明白在人工智能(AI)時代,教育必須突破傳統框架,平衡科技應用與人文價值。因此,校方在積極推動編程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同時,也融入了資訊素養的元素,教育學生慎思明辨,在科學與人文之間取得平衡,以應對常識科分拆的衝擊以及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

貫徹跨科協作教學 以人文角度學習科學

「AI時代的領袖需要擁抱科技,亦需在理性與人文溫度之間找到平衡點。我們致力培養學生在科技洪流下,具備批判思維、獨立思考、情感交流的能力。」徐校長指出,學校的校本課程選擇人文議題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運用高階思維進行分析,並利用科學原理解決問題。例如,六年級的學生在學習氣候變遷的國際議題時,運用科學課中學到的省電和能量轉換原理,將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碳排放和氣候變化的問題。

隨着常識科將分拆為人文科與科學科,常識科主任溫芷雅老師表示,學校將致力於深化人文與科學之間的跨學科教學,力求兩科之間的平衡,並避免完全隔離。學校亦將繼續貫徹多年來專科專教模式,以科學探究為核心,將人文與科學有機地結合起來。

PoE 科學探究架構 實踐中學習知識

在科學教育方面,學校推行PoE(預測、觀察、解釋)科學探究框架,讓學生從預測開始,大膽假設,然後通過實驗和觀察來驗證,最終整理並解釋結果。這一系統化的科學思維模式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與能力。

目前,校內多個科學課題均採用PoE的教學策略。例如,在五年級的電路課題中,學生需要學習如何辨識導電體和絕緣體。老師會提供各種材料,讓學生預測哪些材料可以使接入閉合電路的燈泡繼續發亮。預測後,學生運用已有知識接駁閉合電路,並測試不同材料,從中觀察得出結論:「金屬是導電體,而大多數非金屬則是絕緣體」。

為了激發學生的思考,培養他們的科學家精神,老師會提供一些高階材料作為挑戰,例如石墨。學生通過預測和觀察來探究其特性。另一位常識科科主任蔡曦晴老師分享道:「石墨屬於非金屬,通常用來製作鉛筆芯,但經過實驗,同學們發現石墨也能使燈泡保持明亮,從而探索出更多特別的例子,完整地建構導電體與絕緣體的概念。」

延伸課題教學 啟發創科興趣

羅建洋副校長指出:「近年來,創新科技領域實現從編程到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因此我們制定前瞻性的教學計劃,希望為學生的未來發展鋪路。」學校系統化設立了科創組,並與常識科保持緊密合作。科創組每週有兩節課,旨在讓學生了解常識科的延伸課題。課程圍繞「電腦與生活」、「媒體資訊素養」、「編程」及「STEM創科」四大範疇,分階段融入不同年級的教學。

以一、二年級為例,科創組引入適合低齡學童的Matatalab工具,從一年級開始提供初階的編程教育,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編程概念,並在他們心中播下應用科技的種子。科創及電子學習組組長伍咏詩老師表示:「小朋友不僅可以初步認識Matatalab,還能親手操作,學習編程、序列指令等知識與技能,規劃機器人的移動路徑,從操作中建立邏輯思維,進而發展創造力和對科創的興趣。」

奠基知識體系 掌握人工智能

在數碼時代,人工智能的盛行使得使用者只需下達指令(Prompts)即可獲得答案。然而,人工智能仍存在一些局限,如邏輯思維和指令清晰性等,因此學生更需要學會有效駕馭人工智能的方法。校方認識到人工智能中存在真偽交雜的問題,因此從一年級開始就教導學生辨別資訊的真偽,並逐步建立知識體系,幫助他們掌握使用人工智能的技能。到了六年級,當學生已具備資料處理能力並擁有一定的基本知識時,學校將PoE作為人工智能的主軸,確保學生具備足夠的能力善用人工智能。同時,學校亦強調正確運用資料的重要性,因此在課堂中教導學生提取和歸納資訊的方法,例如使用列表、腦圖和時間線等工具,以確保學生能夠有效駕馭並善用人工智能,輔助他們的日常學習。

比賽為本創設平台 資優尖子發展潛能

為培養在STEAM方面有潛能的學生,學校設有STEM小組和「葉小機動戰士」兩大專家資優小組,從四年級開始奠定基礎,五六年級則深化學習,培養他們成為新世代的科創人才。學校以比賽為基礎,安排學生參加各種發明比賽,讓他們在參與過程中實踐所學知識與技能,發揮創意,將STEAM學習轉化為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並擴展視野。

STEM小組專注於發明競賽,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機會。科創及電子學習組的伍咏詩老師及曾麗瑩老師表示:「我們強調用科學探究解決問題,儘管同學的想法可能很有創意,但在課堂上未必能實行,因此學校設立了STEM小組來發揮他們的創意。」例如,在「常識百搭」全港性比賽中,同學的作品「『水搞』灌溉大師」和「守護號」分別獲得第26屆及第25屆的傑出獎。

「葉小機動戰士」則以機械技術為主,分為上下學期,專注於機器人比賽。例如,上學期參加的Vex IQ 機械人比賽,要求學生在相同機械基礎上設計最高效的得分路線。該比賽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技能和策略思維,更讓他們從「完成任務」過渡到「優化解決方案」,在參賽過程中不斷改良機器人。

學校透露,下學期將開展手動無人機課程,讓學生了解無人機的結構原理及操作。在比賽為本的模式下,學生能夠獲得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機會,有助於他們在學術領域的發展和興趣的挖掘,為升讀心儀中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幫助他們順利過渡至中學課程。

Learn locally, Learn locally, Think globally 以創科知識回饋世界

「Learn locally, Think globally」是學校推行STEAM教育的重要理念,旨在提升學生的全球視野,讓他們認識作為世界公民的責任。羅副校強調:「我們希望小朋友不是為了比賽而比賽,而是引導他們思考所學知識與技術如何回饋社會,解決社會問題,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培養,更是態度的啟發。」近年來,學校帶領學生參加英國和大灣區等國際賽事,要求他們以全英文報告專題,主題涵蓋極端天氣、全球糧食短缺、人口老化及醫療科技等國際議題。這不僅讓學生開拓國際視野、訓練語言表達能力,更有助於培養世界公民意識。

得益於多年來的專科專教政策,教學團隊能夠利用專業知識製作校本課程,提供前瞻性的教學安排。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學生逐漸取得佳績,有同學在國際賽事中奪得全港亞軍,並獲邀參加英國劍橋交流之旅,與當地醫科生共同上課,獲得教授的指導和推薦信,肯定他們的努力與態度。今年,學校再接再厲,派出的三支隊伍成功晉級總決賽,勝出者將有機會前往美國史丹福大學交流。羅副校補充:「我們希望學生學會關愛與同理心,他們在比賽中不僅需要具備知識與技能,還要學會面對失敗,理解失敗,永不放棄,並嘗試解決問題。」

強調國家安全與資訊素養 編織數位生活安全網

在國家安全教育政策的背景下,學校對網絡安全和資訊素養議題尤為重視,採取滲透式教育,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例如,在校園的不同角落貼上有關網絡安全和資訊素養的二維碼,讓學生在經過時可以用平板電腦掃描,參加資訊素養的問答遊戲。學校藉着散布一些虛假資訊,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辨識學校發布內容的真偽,從而在提升對網絡安全和資訊素養意識的同時,通過趣味的方式鼓勵自主學習。

此外,學校計劃在下年度將資訊素養課程與生活課程相結合,以適應社會數位時代的發展,教育學生如何「編織」數位生活的「安全網」。曾老師表示:「我們相信資訊素養與小朋友的生活息息相關,希望協助他們逐步建構關於網絡安全與資訊素養的學習歷程。」

貫徹資源共享理念 推動STEAM教育發展

羅副校指出:「小朋友在幼稚園階段已具備邏輯思維能力,學校與區內幼稚園展開長期合作,設計編程啟蒙課程、比賽和交流活動,並充分利用小學的校舍、資源、器材及專業團隊進行共享。」這一模式不僅減輕了幼小銜接的適應成本,提升了資源運用效益,還推動了學界STEAM教育的發展。此舉獲得美國Matatalab Studio總公司的肯定,成為全球第一間Showcase學校。

與此同時,家長同樣是STEAM教育不可或缺的持份者,學校近年來透過英國劍橋交流等活動,讓教師與家長合作引導學生實踐目標,從協助意見磨合到建立團隊精神,共同見證學生成長。家校理念的一致性促進了無私投入,形成了教師、學生、家長及社區的跨域協作網絡,使學子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教育傳媒

徐式怡校長 徐式怡校長
羅建洋副校長 羅建洋副校長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近年積極推動STEAM教學 宣道會葉紹蔭紀念小學近年積極推動STEAM教學
專科專教的方式展開編程教育 專科專教的方式展開編程教育
平衡科技應用與人文價值 平衡科技應用與人文價值
融入資訊素養的元素,教育學生慎思明辨 融入資訊素養的元素,教育學生慎思明辨
引導學生運用高階思維進行分析 引導學生運用高階思維進行分析
利用科學原理解決問題 利用科學原理解決問題
科創組引入適合低齡學童的Matatalab工具 科創組引入適合低齡學童的Matatalab工具
制定前瞻性的教學計劃,為學生的未來發展鋪路 制定前瞻性的教學計劃,為學生的未來發展鋪路
校內多個科學課題均採用PoE的教學策略 校內多個科學課題均採用PoE的教學策略
學校設有STEM小組和「葉小機動戰士」 學校設有STEM小組和「葉小機動戰士」
STEM小組專注於發明競賽,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機會 STEM小組專注於發明競賽,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機會
「葉小機動戰士」則以機械技術為主 「葉小機動戰士」則以機械技術為主
引導他們思考所學知識與技術如何回饋社會 引導他們思考所學知識與技術如何回饋社會
培養學生的世界公民意識 培養學生的世界公民意識
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學生逐漸取得佳績 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學生逐漸取得佳績
學校對網絡安全和資訊素養議題尤為重視 學校對網絡安全和資訊素養議題尤為重視
通過趣味的方式鼓勵自主學習 通過趣味的方式鼓勵自主學習
教育學生如何「編織」數位生活的「安全網」 教育學生如何「編織」數位生活的「安全網」
學會面對失敗,理解失敗,永不放棄,並嘗試解決問題 學會面對失敗,理解失敗,永不放棄,並嘗試解決問題
學校獲頒「Apple Distinguished School」,成為全港八間獲得此 榮譽的學校之一 學校獲頒「Apple Distinguished School」,成為全港八...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返回上一頁